企业文化
详情
公司青年集体和个人喜获中铝集团、中铝国际五四共青团评优
浏览量:
在喜迎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之际,中铝集团、中铝国际团委表彰了一批先进集体和个人。其中,研发中心熊有为获“中铝集团青年岗位能手”,公司第三团支部获“中铝集团五四红旗团支部”,华楚智科李延获中铝集团、中铝国际“优秀共青团员”,冶金事业部智能锌电积关键技术研发突击队获“中铝国际重点项目优秀青年突击队”,冶金事业部伍学敏获“中铝国际重点项目优秀青年突击队员”,矿山事业部余一松获“中铝国际青年岗位能手”荣誉称号。
中铝集团青年岗位能手事迹介绍:
熊有为,男,1987年10月出生,硕士研究生,中共党员,研发中心高级工程师,兼任湖南省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理事,湖南省青年科协委员,《金属矿山》《采矿技术》等期刊审稿专家和编委。他长期致力于复杂难采矿产资源绿色开发和矿山固废综合利用等方面的研究与应用,作为技术骨干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项,主持企业重点科技项目6项,在青年员工技术创新方面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熊有为创新研发的“RDP全过程一体化精准协同膏体充填技术”解决了矿山采空区尾砂充填生产成本高、精准管控难、智能化程度低等关键技术难题,实现了超大规模矿山无尾矿库绿色开采;创新开发的“大型地下铝土矿床综合机械化开采关键技术”实现了传统爆破采矿工艺向非爆机械化采矿的飞跃式革新,极大地提升了采矿机械化和智能化水平。这些技术成果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获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一等奖。熊有为主持研发的“超深井长距离膏体管道安全输送技术”攻克了2500m以深复杂环境绿色高效采矿技术难题,填补了我国深地膏体充填技术空白,引领了我国深井开采技术的发展与进步。同时,他获得湖南省直青年五四奖章,省部级一等奖4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5篇,授权专利6件,登记软件著作权3件。
中铝集团、中铝国际优秀共青团员事迹介绍:
李延,女,1996年2月出生,华楚智科网络与通信工程师。她积极配合公司业务转型需要,于2020年由计算机软件开发转岗至通信工程设计,从零开始,刻苦钻研该领域理论知识、标准规范、图集等,勇挑设计重担。两年的时间里,李延先后参与60余项矿山、冶炼和环保项目设计咨询工作,作为专业负责人参与西藏驱龙、凡口铅锌矿、教美铝矿、广晟新材、丹霞冶炼等多项大中型项目。她还勇于技术创新,参与研究多项公司科研项目,“智能矿山3D可视化平台”“充填三维可视化系统”“选矿全流程三维可视化系统”等,实现矿山信息化和自动化深度融合。李延展现了青年团员冲锋在前、开拓创新、攻坚克难的精神风貌,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
中铝国际重点项目优秀青年突击队事迹介绍:
智能锌电积关键技术研发突击队成员均为党员,其中35岁以下青年6人。队员凝聚力强,在推进智能锌电积关键技术研发中突出发挥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开创性地解决了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多项痛点、难点问题,主推采用三维建模、数字仿真、动画演示等多种方式呈现研发成果,获得专家和业主们一致好评。突击队成员通过积极主动深入制造和调试现场考察、交流,并完成全系列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应用,有力推动了该行业新技术的发展,拓宽了市场,打响了企业知名度。他们成功研发锌电积大、中、小极板全系列智能化成套装备,并在产业化应用中屡获成功,成为国内目前唯一可提供大、中、小全系列锌电积自动化解决方案的团队。该系列成套装备通过中际山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成功实现了产业化,2021年助力公司新签合同5000多万,技术成果参评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奖,并被授予科技进步一等奖。突击队获得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20余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多篇。
中铝国际重点项目优秀青年突击队员事迹介绍:
伍学敏,男,1991年2月出生,硕士研究生,中共党员,冶金事业部设备工程师。作为团队主要成员带领智能锌电积关键技术研发突击队深入钻研、勇挑重担,牵头组织项目进度会议,保质保量完成机械设备自动化改造等项目重点、难点设计,在洗刷机自动开合机构等设备设计上敢想敢为、勇于创新,积极推动研发成果产业化,为公司开辟锌电积自动化、智能化设备市场作出突出贡献。自参加工作以来,伍学敏坚持学习,深根细作,积极探索冶炼前沿装备技术,注重实践与创新。他取得注册安全工程师和咨询(投资)工程师等专业证书,担任第一作者发表省级论文2篇;参与国家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任科研项目负责人2项,参与科研项目近十项,先后获得有色金属建设行业(部级)优秀工程设计成果奖一等奖、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中铝国际青年岗位能手事迹介绍:
余一松,男,1987年11月出生,中共党员,高级工程师,一级建造师,矿山事业部总设计师。余一松入职以来,主持、参与大中型设计及研发项目50余项,项目成果获部优工程奖1项、,科技进步奖三等奖3项、咨询奖4项、设计奖2项,发表论文6篇。作为主要负责人之一,他负责会泽“三高”软破矿岩条件下深地资源开发安全防控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科研攻关工作,在深地开采技术攻关和创新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为青年员工技术创新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